從前,有兩個很餓的人遇到了一個好心的老婆婆,老婆婆分別給了他們一小袋面粉和一只鍋,他們拿著這些東西就分道揚鑣了。
得到面粉的人拾來了一些干柴,他把面和水揉成團,把面團烤熟了吃。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吃出味道,轉瞬間就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口袋旁。
另一個人則提著鍋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集市走去,準備把鍋子賣了換吃的??僧斔麆偮牭郊袩狒[的叫賣聲時,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寰了。
另外兩個饑餓的人同樣得到了老婆婆的面粉和鍋子。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共同商定如何使用這兩樣東西。他倆只用了一點面粉充饑,然后來到集市上,一個人把面做成餅,一個人用柴生火,用鍋把餅烙熟賣給路人,換來錢繼續買面做餅賣。就這樣,他們在集市上經營起了自己的烙餅生意。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在集市上開了一家餐館,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青年想要向人請教成功之道。經人介紹去見一個成功的商人,正好商人在吃早飯,于是邀青年一起吃。商人指著桌上3塊大小不等的蛋糕對青年說:“如果每塊蛋糕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哪塊?”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商人笑了笑說:“那好,請吧!”商人把最大的那塊蛋糕遞給青年吃了,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塊。很快商人就吃完了,隨后帶著年輕人來到他的書房看起書來。到了下午,青年人饑腸轆轆,于是很不耐煩地問商人,是否能告訴他成功的辦法。商人笑了笑說:“小伙子餓了吧,到餐廳去,我馬上告訴你答案。”于是帶著年輕人又來到餐廳,拿起桌上剩下的那塊蛋糕,得意地在青年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來。青年馬上明白了商人的意思:商人吃的蛋糕雖然不比青年吃的大,卻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塊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商人得到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而且持久。
有的時候,我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視了其他利益。認為看得到的眼前的利益就是最大的、最好的,因此不惜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上面。然而,等事情做好之后,卻發現如果用同樣的精力和時間去做別的事情,雖然暫時沒有那么大的利益,可是如果做成之后,加在一起的利益卻比我們看到的認為利益最大的那件事所帶來的利益多得多。
眼前的利益終是有限和短暫的。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一個人或是一個企業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惑,要有長遠的規劃,制定一個高遠的目標。但也不能脫離現實,要把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這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特別是作為一個大企業的管理者,更要有戰略性眼光,要學會放棄,有時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會獲得長遠的大利,使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